發布:2023-09-07 17:48:24 關注:19560次
一、學校簡介
華北科技學院是應急管理部直屬高校,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燃料工業部干部學校;1955年劃歸煤炭部,更名為煤炭工業部干部學校;1982年升格為煤炭管理干部學院;1984年在燕郊興建了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分院;1993年轉制為普通高等學校,更名為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華北科技學院;2011年獲得工程碩士(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
學校把服務支撐大國應急管理事業作為第一面向,堅持立足應急管理、面向公共安全、服務經濟社會,著力打造服務應急管理事業需要的人才培養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教育培訓高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短期培訓多層次、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位于燕郊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毗鄰城市副中心,全校占地面積800畝,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6個部委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育創新高地等。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0萬冊,電子圖書167萬種,各類中外文數據庫37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科研和培訓中廣泛應用,學校是中國教育科研網城市節點單位。
學校下設13個二級學院,2個系部,全日制在校生約1.6萬人。有56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理、文、法、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現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精品課程,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省級重點學科、重點發展學科、品牌特色專業。2016年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引導專項建設點,2019年安全工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校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千余人,其中、副占比近5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近90%。學校柔性引進院士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專家8人,省教學名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4人。尹尚先的“礦井水致災機理及預警保障系統創新團隊”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陳學習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學校的科研實力較強。近五年,學校新增科研立項10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到賬經費總額近3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80項,其中“煤礦深部開采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特厚煤層大斷面煤巷推引錨固與復向支護系統研究”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000余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30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70余項,出版專著40余部。
學校瞄準世界前沿,加強國際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拉脫維亞等20余個國家50余所高校通過多種形式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學校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和各類外國專家40余人。中國-拉脫維亞“一帶一路”學術交流中心設在學校。
學校長期承擔主管部門委托的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等方面干部培訓業務,依托培訓優勢學校建成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綜合實訓華北基地(投資1億元),與京煤集團合作正在建設國家級安全生產事故預控與應急處置技術實驗實訓和科普基地(投資3億元);安全與應急類線上線下培訓課程已建成170門,正在建設57門(投資0.2億元)。依托培訓形成的事故預控、安全監管監察、應急處置等教學案例庫和“雙師型”師資、實踐基地等辦學資源,有效支撐實戰性、應用型安全與應急類本科、研究生培養。
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學校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校學生在歷年國家及省部級組織的各種競賽中多次獲得殊榮,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等競賽中屢創佳績。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營造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多次榮獲“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具有較高的體育競技水平,在健美操、中長跑、排球等競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
面向未來,全體師生正滿懷信心籌建大學,向著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應急管理大學的目標奮進。
二、招聘崗位
依據學校發展需要,擬引進高層次人才崗位類型為5類,具體為:頂尖人才、學科帶頭人、拔尖人才、實戰型專家、儲備人才。
三、引進條件
基本條件:政治立場堅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熱愛應急管理和教育事業,治學嚴謹,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符合學校學科建設需要,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高造詣和突出成果;身心健康。
學科方向: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領域,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地球物理學、公共管理(應急管理)、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土木工程、地質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及跨學科研究和交叉領域。
具體條件:
(一)頂尖人才
學術研究在本學科研究領域處于世界科技前沿,在本學科取得重大原創性創新研究成果,國際國內本學科公認的著名專家。有具體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重大課題或者創新研發項目,致力于創新突破、成果轉化、團隊建設。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
(二)學科帶頭人
在本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并已取得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能引領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的專家學者;達到擔任相關專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負責人、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相關要求;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具有帶領本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領導和組織協調能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
(三)拔尖人才
有較強的研究創新能力,能夠支撐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引領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學術成果,具有較強的團隊領導和組織協調能力,具有協調本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能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
(四)實戰型專家
處置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自然災害現場應急救援實踐經驗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戰型專家。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
(五)儲備人才
獲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學位,專業技術職務為副高級以上,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同時近五年需要符合下列條件:
1.主持完成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或者以負責人身份累計橫向獲得科研經費自然科學類500萬元以上、人文社會科學40萬元以上,且至少有1項省部級以上在研課題。
2.在所從事的領域取得以下4個方面高質量的教學和學術成果不少于8項:以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勵(一等獎排名前三,二等獎排名前二,三等獎排名第一);全國性的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以上;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排名第一)。
(六)創新團隊
團隊研究方向符合學校學科發展領域。團隊帶頭人原則上符合第一、二、三層次人才引進條件。團隊成員之間應具有長期合作的基礎,一般由3-5人組成,原則上具備博士學位或者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四、待遇
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和年薪制,具體薪酬面議。經評審認定,同等條件下優先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優先聘用到較高層次專業技術崗位,優先推薦參加各類人才項目評選。優先推薦引進人才申報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重點實驗室等。
五、聯系方式
招聘工作按照報名、學校審核、組織考核、公示簽約等流程進行。有意向的人員請填寫《高層次人才申報表》(附件下載),發至郵箱;詳細請見報名信息,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聯系人:王老師 楊老師
電話:詳細請見報名信息010-61595079
網址:詳細請見報名信息
地址:詳細請見報名信息,郵編:065201。
最新招聘信息請查看中國教師招聘網:http://www.jrzp.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