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5-03-15 00:20:30 關注:3064次
一、學校簡介
廣西大學成立于1928年,首任校長是被譽為教育界“北蔡南馬”和“一代宗師”的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民主革命家馬君武博士。學校坐落于素有“中國綠城”之稱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學校擁有哲、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1個學科門類,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2個“部區合建”一流學科群,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ESI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學科繼續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高校引智平臺及一大批省部級創新平臺基地。
進入新發展階段,廣西大學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復興中華,發達廣西”的辦學宗旨和“勤懇樸誠”的校訓精神,大力弘揚“創新創造、奮勇爭先、全面一流”的廣西大學“雙一流”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廣西、服務西部、輻射東盟辦學,加快推進建設牢牢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國特色“雙一流”大學。學校根據事業發展需要,2025年繼續加大力度引進優秀人才。
二、學科簡介
2017年,廣西大學土木工程學科作為廣西唯一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確定了以土木工程學科為主體,以水利工程、海洋科學、力學、建筑學等相關一級學科為支撐共同發展的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群;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博士點和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2002年,我院結構工程入選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專業2006年、2011年、2016年、2022年連續四次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評估(認證),并于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水利水電工程2021年首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并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現有教授46人、副教授62人,擁有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各類國家級人才12人,牽頭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牌、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各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人,項海帆杰出橋梁青年獎獲得者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7人,全國徐芝綸力學優秀教師獎獲得者1人,省部級人才25人。
學院擁有省部共建特色金屬材料與組合結構全壽命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土木工程結構全壽命安全與耐久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土木建筑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平臺,擁有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跨拱橋建養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水圈科學與水利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水網運河與智能建造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平臺分中心,工程防災與結構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大跨拱橋關鍵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廣西巖溶區水安全與智慧調控工程研究中心等10個省部級平臺。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5個特色實驗系統,一是長大橋梁復雜受力加載實驗系統,二是足尺工程結構抗沖擊實驗系統,三是土木工程材料多工況力學實驗系統,四是工程結構極端環境耦合作用實驗系統,五是島礁生態修復與海洋工程耐久性實驗系統。
近10年承擔了包括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科研課題100余項。研究始終走在設計和施工前面,三年三破世界紀錄,為雅魯藏布江藏木特大橋、平南三橋、天峨龍灘特大橋等國家戰略工程和重大重點工程的順利建成做出了重要貢獻。2018年以來,我院教師牽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中國工程建設標準科技創新一等獎3項、省部級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和一等獎2項;參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2020年,鄭皆連院士牽頭的“大跨拱橋關鍵技術研究團隊”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2023年,韓林海教授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24年,鄭皆連院士主持建成的天峨龍灘特大橋獲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大型公路與鐵路橋最高獎,韓林海教授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和混合結構分委會主席,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16521:2024, Design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hybrid structures(《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正式發布實施。廣西大學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正在不斷地開拓進取,為積極服務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川藏鐵路、一帶一路、瀾滄江—湄公河經濟帶建設等重要戰略而砥礪前行。
三、招聘范圍
建筑工程系、水利工程系。
四、應聘條件
(1)熱愛教學和科研,治學嚴謹,無師風師德問題;全職在崗工作,熱心學科發展和學院公共事務;
(2)在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和知名度,具有博士學位、通過廣西大學教授職稱評審或認定;
(3)已取得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或教學科研獎勵者、具有管理經驗者優先,例如擔任過教研室正副主任、研究所正副所長、黨支部書記、科研秘書、教學秘書等職務;
(4)年齡在45周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五、伯樂計劃
對推薦并協助全職引進系主任的伯樂進行獎勵,對伯樂本身不設條件限制。相關政策請咨詢學院,聯系電話:0771-3272625。
六、招聘崗位類別及支持政策
(一)高層次人才
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待遇參照學校有關人才政策相應規定執行,一事一議。相關政策詳見:https://www.gxu.edu.cn/info/1364/34798.htm。
(二)教授
收入和科研經費:按事業編制聘用,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優厚薪酬待遇,提供優厚科研啟動經費。安排工作用房,配備研究生。
安家費和校內住房:學校提供租賃住房約80平方米,或提供優厚租房補貼(按學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執行)。
配偶工作安置:符合調動條件或具有博士學位者的配偶可安置事業編制工作;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但不符合調動條件的,可參加學校公開招聘,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其余編外聘用。
子女入學:安排子女學前及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提供優質中小幼教育資源。
配套支持:優先推薦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南寧市高層次人才相關的項目、榮譽、津貼等各類支持。
七、其他支持政策
1.招生資格:引進人才均認定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高層次人才、教授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資格。
2.自治區高層次人才認定:如獲認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層次人才(每半年認定一批),另享受自治區支持政策。相關政策詳見:https://www.gxrc.org/Home/Article_new?articleID=9824。
3.自治區重大人才項目:如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重大人才項目,另享受自治區支持政策。相關政策詳見:https://www.gxrc.org/TalentProject。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鄧老師
電話:0771-3272625
請應聘者同時發送給如下兩個郵箱
電子郵箱:civil@gxu.edu.cn;xidatumu1@qq.com(郵件主題標明為“姓名+應聘崗位+高校英才網gaoxiaozp.com”)
通訊地址:廣西南寧市大學東路100號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郵政編碼:530004
學院主頁:https://tmjz.gxu.edu.cn/
(電話聯系時請說明是在今日招聘網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今日招聘網-jrzp.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