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2-07-02 01:30:06 關注:28007次
華中師范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部署要求,抓住關鍵環節、積極實踐探索、破除“五唯”傾向,著力構建聚焦師德師風、教育教學、分類分層、質量導向、聘后管理的“五重”職稱評聘體系,進一步激發教師立德樹人、踔厲奮發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重師德師風,突出第一標準。出臺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建立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三位一體”的師德師風考核體系,并將考核結果運用于教師培養管理全過程,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聘期考核等的重要依據。構建“黨支部—分黨委(黨總支)—黨委教師工作部”三級考察體系,明確院系分黨委(黨總支)在師德考評、政治把關中的主體責任,做到“逢推必審”“逢評必審”。完善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考察反饋監督機制,強化師德考核結果運用,評選具有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的優秀教師,示范引領全體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重教育教學,突出本職本位。嚴格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評價,同時以學生評教、教學督導員評價和教學團隊評價作為重要參考。拓展教育教學認定范圍,將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畢業就業、競賽展演等納入教育教學工作量;將中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輔導員,參加支教、扶貧以及國際組織工作等經歷作為基本要求。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引導教師堅持“四個相統一”、當好“四個引路人”。嚴格落實教授為本科生上課制度,設立教學型教授崗位,推動教師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不斷提升教書育人能力水平。
重分類分層,突出個性多元。以崗位需求為基礎,結合學科實際和業務側重,將教師分為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不同類型,并健全分類評價標準。明確職稱評審基本條件,制定符合不同學科特點的差異化評審條件,豐富成果形式,著力構建有利于教師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崗位發揮所長的多元評價體系。充分尊重人才個性化多樣化特點,建立“綠色通道”,在教學或科研方面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經學校學術委員會提名,崗位聘用委員會審議通過,可直接晉升高一級崗位,鼓勵教師追求卓越,潛心教學科研。
重質量導向,突出成果價值。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將教學成果、著作論文、標準規范、創作作品以及項目報告、技術報告、學術會議報告等多種形式成果納入評審范疇;論文不以sci、ssci檢索作為前置條件,加大在高水平中文期刊發表論文的評審權重。完善同行專家評審機制,全過程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組織同行專家評審,由學術道德高尚、學術造詣深厚的同行專家,對申報者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學術影響力、發展潛力等進行多維評價,樹立鮮明質量導向,推動教師堅守學術初心、優化學術生態。
重聘后管理,突出考核評價。對獲聘教師實行合同管理,明確崗位職責、目標任務,不斷完善中期履職報告制度、聘期考核制度等,加強對獲聘教師履行合同、承擔任務、發揮作用等方面的考核。制定差異化的聘期任務,在科研方面圍繞項目、成果、獎勵等設置多種組合,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權。尊重科研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妥善處理中期考察、聘期考核與長周期評價、發展性評價的關系,既考察約定任務完成情況又兼顧教師成長發展實際,既關注已經獲得的顯性成果又關注教師持續的努力與探索,著力構建完善科學有效的人才評價體系。對聘期考核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科學利用,以考核評價推動形成出干勁、出業績、出人才的良好局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