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07-20 01:21:14 關注:21101次
中國環境治理與全球環境治理策略正面臨重大轉折,統籌推進2035美麗中國、2060碳中和等國家戰略需要系統考慮社會經濟、資源能源、環境質量等多維度的決策問題,構建多要素、多尺度、多過程耦合的綜合模型系統是有效應對上述挑戰的科學基礎。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期發展大氣、水、能源、健康等方向的模型模擬研究,已具備堅實的模型研發和集成能力,并與眾多國際機構開展合作研究。現誠邀致力于綜合模型系統研發的青年學者,依托兩個或多個課題組,開展交叉學科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方向如下(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社會經濟發展路徑下的未來空氣質量及其鏈式效應研究;
(2)碳排放、社會經濟發展、糧食供應目標下的水資源和水質協同分析;
(3)集合土地利用系統和碳中和目標的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策略分析。
課題組相關介紹及具體招聘要求見下文(本招聘長期有效)。
一、相關課題組簡介
空氣質量與健康效應實驗室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空氣質量與健康效應實驗室(pkuairqh)圍繞空氣質量問題及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潛在影響,建立了超站-車載-無人機載相結合、大氣環境分子水平表征-實驗室模擬-全球區域大氣環境數值模擬于一體的綜合研究平臺,與國際一流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致力于科學認識二次污染,為國家和地方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撐。
合作導師陳琦研究員,青年千人,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在環境領域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55篇,總被引用逾3000次,esi前1%高被引論文5篇,webofscienceh指數為25。課題組更多信息可參見小組主頁。
此方向申請人需具備空氣質量模型或大氣化學傳輸模型相關研究經驗,具有較強的系統分析思維和建模能力,熟練掌握編程語言。
流域科學實驗室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流域科學實驗室(pkuwsl)圍繞以滿足國家水治理對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的戰略需求為出發點,通過構建綜合“監測→模擬→控制→管理”為一體的流域科學研究體系,建立一流的創新研究團隊和國際合作平臺。研究重點為:理解與模擬流域及其關聯水體的基礎物理、水文與生態過程;監測與模擬流域變化的水生態響應;建立國家、區域或流域尺度社會經濟與環境系統動力學模型與優化模型;開發綜合的流域模型體系,服務于更好的環境決策;開展跨學科的綜合實證研究。
合作導師劉永研究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環境保護河流全物質通量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持國家水專項、973計劃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研究;發表sci論文100余篇、中文期刊論文100余篇,參與專著8部。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環境保護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兼任湖沼學頂級期刊limnologyandoceanography副主編、多個國內外期刊編委以及學會常務理事等。課題組更多信息可參見小組主頁。
此方向申請人需具有水文、水質或水資源研究背景;具有較強的系統分析思維和建模能力,熟練掌握水文或水質模擬建模方法以及機器學習算法。
能源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室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室(leeep)研究方向為能源-環境-經濟系統的低碳政策仿真模擬,以能源—環境—健康—經濟系統綜合評估模型為手段,系統分析經濟發展如何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問題。課題組自主開發了能源—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綜合評估模型(imed模型),在市區、省級、國家、全球尺度上系統地綜合評估我國空氣污染減排和能源氣候政策的綜合影響及對資源效率提升和人群健康改善的協同效益,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支撐,建立了與歐美日及國內一流研究機構實質性合作關系。
合作導師戴瀚程研究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北京大學博雅青年學者,國際性項目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合作者、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環境展望6:城市》特別報告主筆作者、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貢獻作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雙邊合作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發表sci/ssci學術期刊論文60余篇,累計8篇esi高被引論文。課題組更多信息可參見小組主頁,或關注微信公眾號leeep_forum。
此方向申請人需具有能源或氣候研究背景,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和系統建模能力,熟練掌握編程語言(如r、matlab、python或gams等),熟練掌握系統分析方法(如投入產出分析、能源系統分析、行業節能減排分析等)。
二、博士后項目
申請人可申請博雅博后、北大-iiasa聯合培養博后或博士后國際交流引進項目。待遇均為每年30至35萬元(因個人業績而異)。
申請材料提交方式:請將所有申請材料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以“應聘xxx博士后+姓名+單位+手機+高校人才網”為郵件標題發送至qichenpku@pku.edu.cn(空氣質量與健康效應方向)、yongliu@pku.edu.cn(流域科學方向)或hancheng.dai@pku.edu.cn(能源環境經濟與政策方向)。不完整的申請材料將不予受理,初選通過后,將郵件或電話通知候選人。
1.博雅博士后項目
項目概況
北京大學自2016年設立博雅博士后項目,旨在吸引匯聚全球優秀年輕人才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就學術卓越的夢想。該項目為年輕的研究人員從事理學、信息與工程、社會科學、人文、經濟與管理、跨學科領域的博士后研究提供了機會。
申請條件
1.年齡不超過35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以每個批次申請截止日期為準)或將于次年7月1日前獲得博士學位者。其中,將于當年內畢業的應屆博士生可以申請第一批次,將于次年7月1日前畢業的應屆博士生可以申請第二批次。已獲得終身教職或進入終身教職系列者不能申請本項目。
2.進站后須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具有較高的英語口頭及書面寫作水平;
4.熱愛科研工作,具有較強的系統分析思維和數據建模能力,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及項目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和組織協調能力突出。
評選標準主要包括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術能力、個人研究計劃水平、研究項目與擬申請進站院系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薦信、北京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對申請人進站申請方面的承諾等。
申請材料
1.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后項目申請書(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完成),項目公告網頁下載附件后填寫,2021年度公告:;
2.兩封推薦信(必含博士期間導師推薦信一封)并簽字;
3.北京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的確認函一封(明確招收意見,并就申請人科研學術經歷、科研成果、科研能力與自身所從事研究之間的關系、申請人綜合素質、擬進站從事研究計劃內容、合作導師為申請人提供的科研條件和支撐等方面做出說明)。
申請時間(每年可能微調,以最新通知為準)
l第一批次申請截止日期:每年3月25日
l第二批次申請截止日期:每年10月15日
2.北大-iiasa聯合培養博士后
項目概況
北京大學(pku)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appliedsystemsanalysis,iiasa)發布聯合博士后項目申請通知,希望招收有學術研究能力與潛力的博士后,為其提供高水平的學術訓練、跨學科的資源支持、良好的科研環境以及多層次的國際交流機會。本項目是經濟、能源、環境、生態等學科領域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北京大學與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的良好機會,資助期限為兩年。
申請條件
1.年齡不超過35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2.學術能力、研究計劃水平、研究方向與導師契合度等評選標準。
申請材料
1.北京大學-iiasa博士后項目申請書(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完成),在本項目公告網頁下載附件后填寫,2021年度公告:;
2.個人簡歷;
3.兩封推薦信(必含博士期間導師推薦信一封);
4.雙方博士后合作導師的確認函各一封。
申請時間
每年4月中旬截止,6月下旬公布結果。
3.博士后國際交流引進項目
項目概況
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計劃開展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派出項目、學術交流項目)。該項目資助優秀的外籍(境外)和留學博士來華(回國)在國內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全國資助名額不超過300個,資助期限為兩年。自2020年起,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由“專家分批次評審資助”改為“直接資助”和“專家分批次評審資助”兩種方式。
1.直接資助
直接資助對世界排名前30名的高校的留學回國和外籍擬進站的博士畢業生,采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先到先得、直接資助”的遴選方式。2021年2月1日起開始網上提交申請,網址:,資助名額用完即止。
2.專家分批次評審資助
申請條件
1.年齡不超過35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2.申請人博士畢業學校應為世界排名前100名,或所屬學科排名全球前100名(參照當年上海軟科、泰晤士、qs、usnews排名);
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申請人,條件可放寬至博士畢業學校為本國排名前3名。
申請材料
a)第一批:每年4月7日申請截止,5月公布結果;
b)第二批:每年9月23日,10月公布結果。
注:每年時間可能有輕微調整,請隨時關注學校通知,2021年博士后項目: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今日招聘微信公眾號(微信號:jrzp_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