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4-04-03 18:14:39 關注:11052次
為吸引匯聚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者來吉林大學從事科學研究,支持青年學者進行學術探索和科研創新,培育一支發展潛力好、內生動力足、創新活力強的青年人才隊伍,學校于2020年啟動“鼎新學者”支持計劃。汽車工程學院積極響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政策,現協同啟動“鼎新學者”支持計劃,面向全球招募。
一、學院簡介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成立于1955年,經過60余年發展和幾代汽車人的共同努力,現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汽車工程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基礎共性前沿技術研究與高水平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學院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搖籃”。學院為“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單位、“985”工程第一層次平臺建設單位和自主“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學院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78)、博士學位授予權(1981),入選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87),獲準建設汽車工程領域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1998),入選首批國家特色專業(2009),首批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0),獲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019),工程學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汽車工程學院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教授為核心的250余名教職工組成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其中專業教師147人,含教授75人、副教授60人,吉林大學唐敖慶學者27人。
汽車工程學院擁有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汽車產品與零部件認證實驗室、汽車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汽車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12個。建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本科生專業3個,其中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二、流動站專家信息及招募情況
2024年度汽車工程學院分四批次評審,共招募6名“鼎新學者”,第一批次審核報名截止日期4月7日,第二批次審核報名截止日期5月11日,第三、四批次審核報名時間另行通知。
招收“鼎新學者”部分專家信息如下,想了解更多學院和專家信息請登錄汽車工程學院官網查看https://auto.jlu.edu.cn/。
吉大汽車高振海 個人照高鎮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特聘專家、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座艙工作組長及汽車技術教育分會主任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是汽車智能駕駛與智能人機交互。發表SCI/EI學術論文11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6項(11項轉化),出版學術著作5部;獲“電動自動駕駛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運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底盤一體化控制技術”等4個自然基金項目、“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開發”與“智能線控制動系統開發”兩個千萬級行業重大工程項目、美國Ford公司“汽車智能安全座椅”國際合作項目等一批國家、省部級與行業的重大科研項目;先后獲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汽車工業優秀科技人才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獎勵。
郵箱:gaozh@jlu.edu.cn。
朱冰,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長江學者,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貢獻專家,現任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駕駛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長春市委第三屆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CJME、IJVAS、《汽車工程學報》編委。
主要從事智能汽車控制與測試評價領域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23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以第一責任作者在IEEE ITS、IEEE TVT、《汽車工程》等國內外行業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0項、美國專利1項、歐洲專利1項。先后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1)、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第1、第3)、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2)、吉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第1),以及吉林省青年科技獎、中國汽車工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
郵箱:zhubing@jlu.edu.cn。
閔海濤,教授,博士生導師,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車輛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產品分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混合動力與電動汽車設計理論與控制技術研究及工程化技術開發等工作,解決了面向整車節能減排與性能提升的動力系統部件高效匹配與協調控制等技術難題。
主要研究方向:混合動力與電動汽車設計理論與控制技術;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與預見性控制。近5年來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省部級重大科技專項課題與企業委托項目 10 余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機械行業標準 10 余項;發表 SCI/EI 論文 50 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 20 余件。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完成的“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匹配及關鍵控制技術”等成果分別獲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 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1 項。2019 年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020 年入選吉林大學“唐敖慶學者”英才教授崗位。
郵箱:minht@jlu.edu.cn。
韓永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吉林大學唐敖慶英才教授,能源與動力工程系主任。擔任吉林省內燃機學會(籌備)秘書長、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專委會委員、《燃燒科學技術》編委。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吉林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教授”、“長春市第六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高效清潔發動機技術體系研究。作為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省雙一流學科責任教授、吉林省車用內燃機尾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體系研發及推廣創新團隊負責人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2項、吉林省重大科技支撐項目2項、吉林省創新團隊項目1項、校企合作項目20余項。在汽車發動機新型燃燒模式實現及優化、瞬態工況性能校正及主動控制、尾氣余熱回收及有害排放物測控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車用動力新型燃燒模式及油機協同;車用內燃機尾氣余熱綜合利用兩個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尤其在油機協同優化領域形成了具有理論前瞻和產業應用前景的階段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吉林省發明獎優秀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近20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錄40余篇。
郵箱:hanyq@jlu.edu.cn
三、薪酬待遇
1.薪酬稅前30萬+/年,按月發放,支持兩年,同時,在站期間的科研成果享受學校科研獎勵。
2.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3.可租住精裝修博士后公寓;享受采暖補貼、健康體檢。
4.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政策。
5.可申請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資助。
6.期滿出站可以按照人才引進方式申請學校相應崗位。
7.在站期間可以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8.在站期間可以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B、C檔)、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
9.在站期間可以申報吉林省博士后研究人員擇優資助項目、成果轉化落地項目等,出站入職學校崗位可申請吉林省留吉人才資助項目。
四、申報條件
申請人除應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身心健康,恪守高校科研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等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年齡35周歲及以下。
2.獲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
3.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已取得一定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4.已初步選定科研團隊或課題組,研究方向處于科技前沿、符合國家戰略需求。
五、報名渠道
“鼎新學者”支持計劃申報有“常規渠道”和“獨立渠道”兩種方式。
1.常規渠道
全年隨時申報,定期評審,全年預計評審四輪次。
2.獨立渠道
為進一步吸引有潛力的海外博士或校外博士,兩院院士、承擔國家千萬級以上項目負責人等,可結合科研項目需求等實際情況向學校申請招募“鼎新學者”并單獨評審,隨時申報,隨時評審,名額單列。
六、申報及評審
準備以下材料,按提示要求填寫相關申報信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所需材料如下:
1.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上傳博士學位證、畢業證掃描件;應屆博士畢業生須上傳學生證及所在學院出具的滿足申請博士學位成果要求的證明掃描件。
2.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
(1)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掃描件,要求上傳送審版本,論文中不得出現申請人姓名、導師姓名、單位名稱等暴露個人信息的相關內容。
(2)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封面、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掃描件。
3.推薦信2封。包括博士導師推薦信及同行專家推薦信。
申報截止后,學校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評審,評審主要考查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發展潛力,擬開展研究內容的創新性及對所屬學科領域的推動作用等。
七、申報網址
https://careers.jlu.edu.cn/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曉佳
電話:0431-85094027
郵箱:zxj@jlu.edu.cn(郵件主題標明為“姓名+應聘崗位+高校英才網gaoxiaozp.com”)
汽車工程學院
2024年3月29日
(電話聯系時請說明是在今日招聘網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今日招聘網-jrzp.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