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6-07 00:52:11 關注:15459次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首批“211”和“985”建設重點大學,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單位,首倡發起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經過11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國家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服務的重要基地。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源于1949年西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2022年入選教育部首批18所“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單位,2020年入選全國10所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高校,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mph授予權,1998年和2011年在國內率先開展mph和drph專業學位教育試點。2016年成立全球健康研究院,科教平臺搬遷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校區,用房2萬平米。融合國家醫學中心、大數據算法與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打造軟硬件一流的公衛科教高地和社會服務創新中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及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平臺建設,學院現與學校附屬醫院聯合建設醫學交叉團隊,堅持問題導向、健康為先,聚焦解決醫療健康服務過程中的瓶頸問題,推動促進復雜科學技術問題的多學科協同攻關。
各團隊擬打造一支優秀交叉融合博士后隊伍,誠摯邀請廣大海內外優秀青年才俊前來應聘!
一、交叉團隊介紹(以團隊名稱首字母排序)
1.xjtueeodresearchteam
從人口學特征、生活方式,環境和職業環境因素暴露等多方面綜合探討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與預防和治療措施,為降低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減少死亡率、提高居民的預期壽命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韓晶副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王偉教授
2.多模態跨尺度影像藥物開發及其術中導航應用研究團隊
針對腫瘤外科中的精準手術治療開展研究,以乳腺癌特異性抗原靶點her2、nectin-4、ar等靶點,開發顯像藥物,用于術前精準顯像和診斷;開發熒光術中導航藥物,用于術中導航;開發多功能診療藥物,探索術前宏觀尺度精準顯像和術中微觀尺度導航的聯合應用;和企業合作開發雙模態顯像設備。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安菲菲副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屈偉副主任醫師
3.放射藥物開發及其術中導航應用團隊
針對腫瘤外科中的精準手術治療開展研究,以癌癥特異性抗原靶點her2、trop-2、claudin18.2等靶點,開發放射藥物,用于術前精準顯像和診斷;開發熒光術中導航藥物,用于術中導航;開發放射/熒光雙功能藥物,探索術前宏觀尺度精準顯像和術中微觀尺度導航的聯合應用;和企業合作開發雙模態顯像設備。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安菲菲副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任予教授
4.肥胖、慢性病防治及老年健康促進團隊
聚焦肥胖、代謝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防控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引領技術(包括智慧醫療健康管理技術和策略等),建立跨學科(例如,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基礎醫學、社會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等)的合作交流平臺及研究項目,強化交叉學科團隊的建立及運行,促進國際合作和交流,加速研發關鍵技術及成果轉化,為我國及全球居民健康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王友發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施秉銀教授、王亞楠教授、崔巍教授
5.復雜骨病多組學發病機制研究與影像組學智慧診斷技術研發團隊
圍繞大骨節病、骨關節炎、椎間盤突出、骨質疏松癥等重大復雜骨病發病機制不明,缺乏有效干預手段的難題,集中開展環境危險因素致骨與軟骨損傷機制與治療藥物篩選、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組學智慧診斷與外科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助力大骨節病、骨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等復雜骨病的防診治水平提升。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張峰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張銀剛教授
6.環境與健康研究團隊
探索大氣污染與兒童期高血壓的關聯,為人群遠期高血壓靶器官損傷風險模型的精準預測提供重要數據支持,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實現。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吳少偉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牟建軍教授
7.基于大數據的肝炎監測、預警和應對團隊
開發一套快速有效的決策工具,供決策者對我國肝炎疫情趨勢能夠作出及時、準確地預警、評估和預測;根據不斷改變的肝炎、人群心理狀況、干預效果及成本效益等因素不斷更新評估結果,協助決策者作出最合時機的決定。研究將整合現有領先的醫學人工智能,數學建模和人群研究等方法。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張磊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紀泛撲教授
8.慢性病防控合作團隊
評價中國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和癌癥)合并其他疾病的疾病負擔和趨勢;評價慢行病及其共病的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衛生經濟學評價;評價慢行病及其共病的干預效果,并給出合理治療用藥的建議。研究將整合現有領先的醫學人工智能,數學建模和生物信息學等方法。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張磊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王亞楠教授
9.人類營養與代謝健康研究組
團隊由營養流行病學與代謝組學、健康管理與生物信息學等多學科學者領銜,以肥胖、血壓升高及血脂異常等臨床前“癥狀”為抓手,明確促進心血管代謝健康的精準營養干預策略;整合優勢資源,以復合學科型博士后為人才加持,打造“rct+多組學”的跨學科慢病防治研究團隊;建立心血管代謝健康研究設計與數據分析智庫,打通臨床數據研究痛點堵點、盤活醫療研究資源。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劉鑫副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王倩副研究員
10.通用人工智能驅動的真實世界臨床研究數據治理與轉化應用團隊
針對真實世界臨床研究面臨的項目設計、項目管理、數據治理/分析的方法學以及實際應用中的疑難問題,依托研究團隊前期適用于真實世界臨床研究一體化云平臺建設經驗,研究通用人工智能(agic)應用于真實世界臨床研究項目數據治理的方法和規范,解決研究項目質量控制管理全流程的關鍵問題,探索真實世界臨床研究數據轉化應用的新范式。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曾令霞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楊謹教授
11.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運動醫學與修復研究團隊
為解決臨床骨科面臨的重大問題,設計仿生骨組織結構,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制備新型仿骨小梁β-磷酸三鈣/生物玻璃復合支架,再交聯bmp醛基-聚天冬氨酸水凝膠制成骨修復復合體,構建成年新西蘭兔骨缺損模型,通過移植該骨修復復合體,評估其力學性能和成骨性能等,以期制備一種高性能骨無瘢痕修復復合體,以建立個體化治療新方案為目標,找出更適合臨床應用的骨修復復合體,為開展臨床轉化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陳靜宏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楊平林副主任醫師
12.營養流行病學創新交叉團隊
圍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的營養代謝機制及干預策略這一核心科學問題,利用植物化學物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期減少個人醫療支出、減輕政府衛生資源負擔,同時將推動以植物化學物成分為主體的保健性食品的研發,促進營養相關產業的發展。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馬樂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耿松梅教授
13智能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團隊
圍繞慢性病人群醫療健康的個性化防、診、治“卡脖子”問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高通量單細胞組學測序技術和前沿分子實驗技術,推動我國慢性病防、診、治新技術和新策略的產出與臨床轉化。完善健康醫療大數據驅動的健康行為干預機理,建立個體運動狀態表征方法,開發健康行為預測算法,提出健康行為干預策略,為構建全景式公眾健康行為分析干預大數據應用系統提供支撐;聚焦健康醫療大數據到精準化防、診、治方案的臨床轉化難點,構建跨組學數據整合分析新范式,為人群隊列研究、標志物發掘、防治新靶點研發和數字化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深度融合奠定理論基礎;明確潛在候選靶點的分子機制及其功能,揭示健康相關分子靶標的作用機理,助力新藥研發或新藥創制,為人群規模慢性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目標和方法。
公共衛生學院團隊負責人:孫世權教授
附屬醫院團隊負責人:孔光耀教授
二、招聘條件
1.政治方向正確,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愛國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進取意識,恪守師德行為規范、學術道德規范。
2.具有博士學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學位3年內),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身心健康。
3.已在相關領域取得明顯業績,具有良好的學術發展潛力和嚴格的學術道德規范。
4.符合擬應聘團隊的相關條件,請登錄西安交通大學招聘網(careers.xjtu.edu.cn),點擊“崗位分類”-“博士后”,選擇擬應聘的團隊和崗位查詢招聘條件。
三、薪資待遇
醫學交叉博士后的薪酬實行年薪制,其中a類25萬元/年、b類16萬元/年,發放方式如下:
1.a類前兩年按20萬元/年發放,中期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后兩年薪酬提高至25萬元/年,并補發前兩年薪酬共計10萬元。不合格者轉為b類管理。
2.b類按16萬元/年發放,中期考核優秀者可申報a類,經相關流程審議入選后,薪酬按25萬元/年執行。
3.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按國家規定繳納。
4.聘期內享受學校子弟就學政策,可租住人才公寓。
四、職業發展
聘期考核合格且滿足學校人才計劃條件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晉升條件者可申請學校相應崗位;滿足附屬醫院晉升條件者,也可申請晉升附屬醫院相應崗位,晉升后人事關系轉入附屬醫院;也可出站后申請評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聘期內提前完成合同任務且滿足學校人才計劃條件、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晉升條件或附屬醫院晉升條件者,可隨時申請相應崗位。
五、應聘方式
請登錄西安交通大學招聘網(careers.xjtu.edu.cn),點擊“崗位分類”-“博士后”,選擇擬應聘的團隊和崗位填寫申報申請。
期待優秀的您加入我們,以服務醫學學科發展、解決醫學實際問題、提升整體醫療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為宗旨,突破現有醫學瓶頸,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ph.xjtu.edu.cn/info/1064/5011.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
[我要糾錯]
【1】凡本網注明"來源:南湖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南湖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南湖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